「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,獻燔祭和平安祭,如此,耶和華垂聽國民所求的,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。」(撒下
24:25)
撒母耳記的結束,不是停留在大衛王朝的豐功偉績或爭戰得勝的凱旋,撒母耳記的結束是在一場大瘟疫裡,王起來築壇認罪、悔改,願意承擔一切的罪過,帶領百姓向神呼求,神垂聽民的禱告,止息了瘟疫。
親愛的弟兄姊妹,聖經說這場「瘟疫」的起因,是因為「以色列人又惹耶和華的怒氣」。以色列如是,基督徒也如是,在患難中懇切呼求神拯救,當日子平穩便又落在各樣的偏斜、放蕩的罪裡惹神生氣。
當大衛王朝四境太平的時候,王被「激動」要數點以色列國。負責執行的約押回報王以色列國戰士的數字時,這時大衛猛然醒悟自己行了何等愚昧的事,他即時向神認罪悔改。大衛自省認罪成了關鍵的轉捩點,神透過先知給大衛王選擇要怎樣懲罰以色列?大衛說情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,任由神的懲處,因為他知道神有豐盛的憐憫,神有赦免之恩。就這樣一場大瘟疫臨到以色列,滅民的天使所到的地方百姓紛紛倒下,神看見以色列民因罪而倒在瘟疫裡,祂心裡便動了憐憫。相信這時大衛王在宮外視察民情,神讓他在耶布斯人的禾田遇見滅民的天使,王看見了便向神禱告說「民何罪?我和我父家願意承擔一切的罪孽」。大衛一再認罪,願意承擔的心觸動神的心。
神藉先知告訴大衛,在這裡築壇。當王帶領百姓「獻燔祭和平安祭」,神便垂聽國民的禱告,瘟疫在以色列中間忽然止住了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一個懂得反思的人才能知罪悔改,神有赦罪之恩,有豐盛的慈愛,誰能成為神祝福的關鍵人?願我們都成為一個願意自省反思的人,蒙神所悅。
大衛不惜一切的代價,買下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,向神獻祭,把自己、父家如同祭牲獻在耶和華面前。耶布斯亞勞拿的禾場,就是今天耶路撒冷聖殿山,也是昔日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;後來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在這裡建殿,成為神與人同在的記號。羅馬兵團曾攻入耶路撒冷,用火焚毀聖殿,只留西牆讓以色列人世世代代知道戰敗的羞辱,沒想到這道「哭牆」存留至今,成為世人禱告的「祭壇」。
親愛的弟兄姊妹,在瘟疫、災難裡,我們都要成為禱告的祭壇,我們的生活如金香爐的煙火陳列到神面前。願你起來,為自己、為家庭、為教會、為社會常常禱告。求主施恩憐憫我們的家、社會、國家,又求主止息全地一切瘟疫。